患者报告结局测量(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ment, PROMs)是国际一流医院评价体系的四大维度之一。PROMs驱动的医院组织管理与领导力变革是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实现价值医疗的一种创新型路径。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高水平医院建设,实现与国际一流医院全面接轨,2025年2月26-27日医院PROMs研究与转化大协作网络成立大会在温州举办,并同期举办温医大附一医创建“双一流”医院启动仪式,以及首届全国医院PROMs理论与应用培训班。
2025月2月26日下午,在温州召开了医院PROMs研究与转化大协作网络筹备委员会会议。筹委会主席、常务主席、共同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共计40余人一起审议通过《医院PROMs研究与转化大协作网络章程》,并选举产生了医院PROMs研究与转化大协作网络筹委会主席、常务主席、共同主席、副主席。医院PROMs研究与转化大协作网络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中国残联副主席李校堃担任。常务主席由北京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温州医科大学名誉教授、PROMs研究与转化中心主任、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科学院终身院士刘庭芳担任。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南、山东、安徽、浙江等14家高水平医院负责人担任共同主席。
2025月2月27日,大协作网络成立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北京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温州医科大学名誉教授、PROMs研究与转化中心主任、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科学院终身院士刘庭芳;世界一流医院评审委员会主席、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科学院院长、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David Bates;患者报告结局国际联盟(PROMIS Health Organization, PHO)主席、美国罗彻斯特医学院教授Jeffery R. Houck;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顾建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党委书记、教授徐勇先后致辞。世界一流医院评审委员会主席David Bates高度赞扬了大协作网络成立的使命和目标,期待中国的医院能够加入到世界一流医院评审系统中。患者报告结局国际联盟主席Jeffery R. Houck称赞大协作网络的成立是推动PROMs在医院系统广泛应用的一个突破,期待与大协作网络的密切合作。
随后,李校堃主席宣读成立医院PROMs研究与转化大协作网络的决定;刘庭芳常务主席宣读医院PROMs研究与转化大协作网络领导成员名单;最后,李校堃主席和刘庭芳常务主席以及各位共同主席为医院PROMs研究与转化大协作网络揭牌。揭牌仪式后,举行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双一流”医院启动仪式。
开幕式后,刘庭芳教授做了《中国式“双一流”医院创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主旨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双一流”医院创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政策背景、理论基础、方法学应用、研究过程与结果,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国式“双一流”医院创建的政策建议。
主旨报告后,首届全国医院PROMs理论与应用培训班开班。培训班邀请了国内PROMs研究领域的四位权威专家。刘庭芳教授讲授了《基于“三维视角”下PROMs国内外研究与应用浅析》,围绕PROMs的内涵与背景,世界一流医院评分模型,PROMs实施调查进行了系统讲解;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复旦大学教授、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袁长蓉教授作《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与应用》,围绕患者报告结局联盟中国中心的研究进展,患者报告结局的症状网络、轨迹、预测、管理知识库构建等内容,以及数智技术赋能护理管理等进展进行了系统讲解;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药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所名誉所长朱文涛教授作《患者报告结局与中医药》,围绕中医生命质量量表研制的过程,方法,积分效用体系,以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讲解;山东大学健康偏好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卫生经济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顺平教授作《患者报告结局与健康偏好》,围绕健康偏好的内涵,测量,以及应用进行了系统讲解。
最后,刘庭芳教授做了总结发言并就今后大协作网络的工作部署进行了安排。大协作网络下一步将在不同区域建立分中心,通过研发系列培训课程,加强国际合作,开展高水平研究,推动PROMs在中国医院系统中的应用,推动中国高水平医院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首家!国家级“高级创伤中心”落户亳州市人民医院
“酒香画境、美丽绵竹” 共话县域能力提升新路径 ——“千县计划”全国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专题会在四川绵竹召开
“千县计划”全国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专题会在河南平舆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