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tougao@zgylbd.com
分级诊疗制度下,市县三级医院如何发挥区域龙头、枢纽作用?
时间:2024年08月11日 17:47 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编辑:编辑部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新医改肇始于2009年,从2012起到2020的近十年步入快速“成长期”,2020起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开启了一个新阶段。

简要回顾新医改历程,列数林林总总的政策举措后,不难发现:与县市级三级医院关联最深刻、意义最重大者,莫过于推行“分级诊疗制度”这一举措。

“分级诊疗制度”赋予了县市级三级医院特殊的地位和丰富的价值意义:在“医联体”的行业序列里,它是“枢纽”,肩负着“承上导下”之任;在“医共体”的区域联系中,它又是“龙头”,担当着“守疆拓土”之责。

那么,要扮演这样的角色,成就重大的使命,县市级三级医院该做哪些准备呢?

龙头、中枢须有大局和角色视野

毋庸讳言,新医改必然伴随着利益的调整。在事关医改成败的关键处,作为一方“龙头”,承担主将职责的市县三级医院应该立身为范,拿出霸气,祭出“令旗”,引领部属,走出适合各自特质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新医改承载着无可动摇且会不断深化的根本意义——为民、便民、惠民。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医疗卫生事业政策的发展沿革经历了多次演进,最终选择了如今新医改“公益为主,兼顾效益”的方针。这样的定位,顺应了时代呼声,兼顾了多方利益,稳定了发展大局。
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发展带来的“红利”,真实享受到就医的便利性、经济性和保障性,提高了健康水平,提升了生活的幸福度。这些,恰恰也正是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所喜闻乐见的。
如果视野切换到更为辽远的角度:以新医改中的重要一环“医药改革”为抓手,逐步厘清、理顺医药与医疗的关系……这些也是“大局视野”的内涵所在,应该成为我们立足医疗却又不囿于医疗的格局与追求。
此外,众多的责任设定,也对县市级三级医院提出了复杂的应对需求,而这些需求恰好催生了“多角色视野”。所谓“中枢”,顾名思义须承启上下、勾连八方。
对“上”,不妨学着做一块硕大而饥渴的“海绵”:对党的政策方针,吸收;对行政的最新要求,吸收;对前沿的医疗科技,吸收;对高效的管理经验,吸收;对一切有用的资讯甚或是八卦,也都一概吸收。不过,这“海绵”必须能够“智能化扬弃”、“高效率吸纳”,能够“深度绑定”、“及时更新”。
对“下”,县市级三级医院应该定位成一柄“花洒”的形象。只要感受到需求的开启,便有水流汩汩而出:既不过分轻缓,也不特别刺激;既不冰寒彻骨,也不滚烫灼烈。需要会诊么?派遣。缺少新药么?配送。想转院诊治?尽力满足。有沟通意愿?联系畅通。即使对方没有释放需求的信号,“花洒”也会按照节律自动地定时“滴灌”、“轻淋”。
对待所有的兄弟医院,县市级三级医院应该是标准的砝码,是精确的天平。每一次沟通都恰到好处,每一回帮扶都不失分寸,不亢不卑。医院之间,平等、平静、平衡,亲如近邻。
这是一幅关于“医联体”、“医共体”的愿景画卷,足够美好,引人入胜!前提条件是:县市级三级医院们,要有阔大的胸襟、高远的视野,要有充分的善意和权威,要有足够的细心与耐力。
诚如是,则“联盟牢”、“共体固”,医疗振兴有望,重回巅峰可期!

不循旧章的发展观

如前所述,新医改应该被大力推进,县市级三级医院也应当主动适应、努力承担“龙头”和“中枢”的职责。那么,作为身处“分级诊疗制度”核心位置的县市级三级医院在面对社会不断发展时,又当如何应对呢?

在此,提出“三跨概念”——由单纯的业内“联共体”向“跨行业联盟”拓展;由本区域小圈子向外溢型新概念“跨区域联盟”拓展;由固化的按部就班型组织向“跨越台阶的对口型联盟”拓展。

我们就“三跨”概念的设想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海安人医与海安变压器行业协会构建了一个“跨行业联盟”。该联盟的构建特征是:起初似乎毫不相干,由于在双方运营过程中“有意”地发现了彼此功能的连接与价值的趋近——医院体检功能的填充需求与变压器行业协会保障从业职工健康(从业职工有矽肺隐患)需求之间,产生了“思考”后的碰撞火花,并进而发展到“增效益”与“求便利”的价值趋同,于是一拍即合。

以“攀上富家翁”为目的,并不是一件自甘卑下、羞于启齿的坏事丑事,如果“攀上的”是上海这样一个集人才、理念、技术、管理于一体的“超级高地”,那么对相对处于医疗体系下游的县市级三级医院而言,将有极大的综合提升。试想,如此“攀了富家翁”,是不是实实在在帮到了“众亲戚”!正是基于此,海安人医正在积极申请成为“上海经济圈医疗联盟”观察会员,借此跻身这个“跨区域联盟”。

由于地处海安市西南的雅周镇(包括新并入的王垛、张垛),高沙土地质,饮用水中含盐量较高,当地肝病发生率一直偏高。海安市人民医院从本土医学研究、家乡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将其确定为“原发性疾病研究区域”。经过多年的摸索研究,锐意进取,海安人医的肿瘤(肝胆)内科已经跻身“全国县市级医院标杆科室前30强”,位列第14名。海安人医设想构建“跨越台阶型对口联盟”,旨在借助强悍外力,持续拉升科研高度,打造卓越品牌,锚定本地病源,并造福周边地区更多的同类病患。目前联盟处于目标机构遴选过程中,有多家备选的国内顶级医疗机构。

海安人医的实践:

双“专”模式、两“医”关系

本文论题虽然着眼于“创新性视野”,但是同样聚焦其“可行性”的探究。因为“创新”固然可贵,终究得落地才会生效。

海安人医在“创新视野落地生根”这件事上做了一些探索。

首先就是创设了务实高效的双“专”模式。第一个“专”指的是“专题例会”。第二个“专”,指“专人跟进”。

关于“专题例会”制度,我们在每周一的党委院办联席会议上划定10:00起的二十分钟专题讨论医改动态,解决实际问题,提起“即刻交办”。确保“医改”事务没有隔周冷炙,没有虚与委蛇,没有阻塞与遗漏。

再比如“专人跟进”。我们在编制收缩的当下,“奢侈”地拿出一个指标设立了“医改特助”岗位,专门负责“医联体”的外联事务和“医共体”的日常协调工作;负责“三跨”工作的立项调研、论证实施、流程推进、对等沟通、台账记录管理等专项事务;负责与“医改”关联事务的扎口承办。

这样,医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从2023年9月“医改特助”设岗至今的10个月,除履职处理两“体”常规工作外,还创建了本市“跨行业联盟”3个,吸纳门诊体检1800多人次,累计创收35万多元。

此外,我们也着力构建荣辱与共的两“医”关系。

县市级三级医院要扮演好“分级诊疗制度”中的关键角色,依靠的当然不是“演技”,而是绝对的“实力”。医院的“实力”从何而来?来源自然是多元的,然而主要来源渠道应该是医生。

医生是医院的主人,医院是医生的家园。这大概是最为理想化的两“医”关系描述了。然而,既往的医院管理和品牌创建工作常常有意无意地绕开了“医生”这一核心群体。

究其根源,在于一个“散”字!在于一个“难”字!明明精英群聚,偏偏特立独行;散时各自一颗星,聚处未见一团火。

如何整治一个“散”字?如何攻克一个“难”字?的确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囧”题。我们结合新医改举措,设计了一套面向全体医生的“点兵计划”——简称“上引,下感,中转圈”。

所谓“上引”,就是作为三级医院的医生,请你“踮起脚尖”或“纵身一跃”去认知、触碰现科室适用的国内甚至国际最先进最高端的医疗技术,配合“分层设标”、“定期考核”、“进阶有奖”、“动态归档”的管理办法加以施行。

所谓“下感”,就是请你以“医共体”医生的身份“下沉”到社区,担任“入户签约医生”,切身“感受”普通群众的生活不易,感受病患的失康之痛。

“中转圈”,是针对部分35周岁以下的年轻医生,计划性进行全院轮岗,打造一批新医改所期望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

“上引”之目的是正向引导与激励。“下感”则是为了使部分医生日渐浮躁的心在现实生活的磨砺下趋于沉静,能够唤醒他们为职业为科研拼搏奋斗的激情与雄心!“中转圈”的任务设置,是为了“增阅历、添厚度、强能力”以促进“多能堆高一专”终极目标的实现,从而发现并培养出综合素养优秀突出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将帅雄略,三军用命。队列赳赳,铁流滚滚。医改征途,无往不胜


(责编:编辑部 )
【免责声明】中国医疗报道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发邮件至,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标签:
相关推荐
第一届海峡两岸大健康发展论坛召开, 论坛、协会、产业园,大健康给温州带来了什么?

第一届海峡两岸大健康发展论坛召开, 论坛、协会、产业园,大健康给温州带来了什么?

11月15日,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大健康论坛——第一届海峡两岸大健康发展论坛将在温召开。举行一个大健康论坛,交流两岸大健康经验本次论坛主题为“以中国方式对话大健康”,邀
【聚焦】许树强:发展新质生产力,驱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聚焦】许树强:发展新质生产力,驱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党和国家迎来又一个历史性时刻。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
广东公立医院薪酬改革方案解析

广东公立医院薪酬改革方案解析

广东省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且具有竞争力的公立医院薪酬结构。在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中,薪酬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